文集 ‧一等獎‧ 孔子和莫里老人 林小雯(濠江中學)
在美國,一個身患絕症的老教授莫里,為他以前的學生講授一生中的最後一門課,課在每個星期二上,用他的親身經歷來教授。老人謝世後,學生把聽課筆記整理成書,名字叫《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引起了全美國的轟動,連續四十四周名列美國圖書暢銷排行榜。 公元前五百多年,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孔子享年七十三,學生們把孔子的日常教誨和生活行為整理成一部語錄體書,稱為《論語》,這部書成為儒家經典,二千五百年來,薪火不滅。 兩條時間軸,相隔兩千多年,竟然不可思議地契合 …… 莫里的碑文上寫著“一個終生的教師”;孔子,被供奉為“萬世師表”。 似乎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年代,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談論的卻正正都是人生,圍繞的話題都是“人”自身──余秋雨說,再大的學者智者也蓋嘴不談的話題。沒有多餘的理論和公式,都是以自已的親身經歷,以一個老師對學生叮囑的形式,如此道來。 有西方學者認為《論語》只是一些常識性的格言集,用今天的學術標準看,沒有甚麼哲學意義。而《相約星期二》也可以說只是一個十四星期的記,並不能歸入哲學一類。然而,誰在看過《論語》和《相約星期二》以後,沒有在他們師生的一問一答中找到一直困擾著生活的問題的答案?難道這不是生活的最高哲學? 孔子一生所傳授的,無非是“仁”,他的學說,都是以“仁”為中心,教人如何達至“仁”的境界,即教人如何做人。莫里老人,他所教授學生的,正是一門人生課,透過死亡引發的對“生”的示,對人生各種問題的釋然。 若然不是時空的阻隔,他們是否會促膝詳談各種人生的問題和人生觀,嘆一句相逢恨晚?而他們竟殊途同歸,對人生的追求貫徹始終:“相愛,或者死亡”/“仁者愛人”。捨棄現代或古代人們對金錢名利無止境的追求,他們都選擇了以一生去關懷及給予愛,以愛證明“生”,死物才不懂愛。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莫里老人曰:“給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還活著。” 更多更多的金錢,物欲並不能補償由愛,親情,友情等帶來的滿足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正是物質無法替代愛,更無法令人心安理得,才有人無止境地追求物質豐盛,以為可以替代精神的豐盛,但物質卻不過浮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愛可以永恒。 當處身一個隨波逐浪的年代,一個是非與道德觀念模糊不清的社會當中,孔子的以“仁”為中心的學說,始終未為人認同,被斷定為不合時宜,不切實際,他所嚮往的“大同世界”,也始終無從實現。諷刺的是,二千五百年後的今日,我們都驚訝於當時孔子智慧的超然,然而,還是有莫里老人的出現,還是有《相約星期二》的出現,正是因為那個年代的價值觀還沒有被洗褪,人類的文化和教育造成的慣性還在一代一代地誤導下去,蒙蔽著我們的雙眼,致使我們都不願意去思考人生真正的大問題,而被物欲所困,不願意退一步,問:“難道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千百年前的人們,生活在顛沛流離中未曾想像,千百年後的我們,生活在安穩太平卻庸庸碌碌當中,仍然未有所領受,逃避人生這一課題。 人們逃避人生,也自然地逃避死亡,逃避死亡也是人生的一部份。這一事實,莫里以超脫的態度把死亡道破,“事實是,一旦你學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而孔子,不少人認為他迴避死亡的問題,曰“未知生,焉知死?”這樣看似背道而馳的兩種見解,事實上,卻沒有背離他們的初衷。當莫里體會到面對死亡的滋味,面對著人類所面對的最大的恐懼時,己經沒有甚麼其他是再了不起的了,沒有可能不知道面對死亡時最需要的是甚麼,也就是人生中不可感缺的是甚麼──是愛。而孔子雖說“未知生,焉知死”,但亦曾道: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正是把死看得透徹,看得必然,才需以仁為人,還生命以價值,“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試問無懼死,焉怕生? 假如孔聖人和莫里老人說的都沒有錯,我們只需敞開心胸,感受由愛帶給生命的豐腴多彩,仁就在其中了。“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二等獎‧ (以下順序按校名筆劃排列)
永恆不變的… 趙文妍( 培道中學 )
孔子學識淵博,品德高尚,是被後人譽為“至聖先師”的偉人。他一生堅持提倡仁德。孔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古語有雲:百行而孝為先。但現今社會很多人已忘記了“孝道”,只顧自己。我們看到很多關於父母晚年得不到兒女的撫養的悲慘事例,更有甚者拿刀行兇逼向父母,近來有一則新聞報導了有一男子把自己母親推下海的凶殺案例,他將鮮血和恐懼帶給生他養他的母親。這樣的人,問心無愧嗎?這是怎樣的“孝”啊!我們不禁吃驚。 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現代人行孝道可比古代簡單多了,只要照顧父母安享晚年,並時常與他們談心,關心他們健康便可。這都是子女力所能及的,但許多人卻做不到。他們不會贍養自己的父母,父母為了得到撫養費,不得不向法律求助,造出“以孝立法”現實。這些父母的子女同宰殺父母有何區別?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乎!”意思是說宰予真不仁呀!兒女出生三年以後,才能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宰予難道就沒有從他的父母那裡得到懷抱三年的愛護嗎?那些不孝之子難道都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護?不!俗語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無私無悔地為兒女奉獻,一切以兒女為先,而他們卻得不到兒女關愛。難道他們不傷心嗎?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就是:拿甚麼來報答恩德呢?應該拿正直來報答怨恨,拿恩德來報恩德。我曾經讀過一本書,書中講到一位二年級的孩子在粗糙的作業本上寫道:“我不想當科學家,也不想當公安。我的理想是變成一隻狗,天天夜裡守在家門口。因為媽媽膽小,怕鬼,我也怕,但媽媽說,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隻狗,這樣阿媽和我都 不怕了… …”普天之下,誰的理想是成為一隻狗?但為了“阿媽”,孩子寧願選擇做一隻狗。這是多麼動人的理想和感人的孝心。可是,我想起“以孝立法”的尷尬來。當今獨生子女漸漸增多的社會,老年人終老問題卻尖銳起來。百事孝為先,可是幾千年的優秀道德傳統發展到今天,在經濟潮流的猛烈沖擊下,連最基本的“孝”也漸漸被泯滅。在這個金錢大於人情的社會中,無奈之下產生出的“以孝立法”的律法是多麼沉重與尷尬啊!的確,法律強制性地迫使許多近乎沒有人性的子女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法律以其公正性能解決許多道德都未能解決的問題,但法律的背後卻是怎麼荒蕪的人心?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義務是履行了,但父母能真正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嗎?誠然“以孝立法”能帶來某些好的效果,但面對如此日漸赤裸的枯槁的人際,這是一種怎麼的悲哀?當人性泯滅,道德下滑時,這難道不正是一個民族衰亡的開始嗎?走出“以孝立法”的沉重枷鎖吧,我們始終堅信人性本善,別讓傳統美德在現實面前變成理想。一切還未遲,只要我們多花一份心去感受的愛,去注意父母頭上漸多的白發和額間悄然布滿的皺紋,那麼世間就會增添許多的溫暖和感動,也就無 需“以孝立法”了。 愛是牽掛著的辛苦;愛是思念著的孤獨;愛是團聚著的歡樂;愛是相擁的幸福;愛是彼此間默默地祝福;愛是天長地久的守護。愛也是相互的,在你施愛的同時享受到被愛的幸福。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就像是子女身上永遠都是流淌著父母的血液一樣,是永遠都不會褪色的,不會改變的。有人說過人往往在失去時才知道珍惜。那什麼東西是最珍貴的?什麼東西是一生只有一次的?錢用完了可以再賺,渴了可以喝水,餓了可以吃飯……但親人不在了,還能再擁抱他們嗎?還能感受到他們的體溫嗎?“民莫不殼,我獨何害?民莫不殼,我獨不卒。”我們不就同“蓼莪”中的作者一樣悔恨和悲痛嗎? 畢淑敏說:有些事情,我們年輕時不懂得,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那麼就讓我現在開始珍惜你所得到的愛,為你的父母沏上一杯茶,在節日裏撥打一個問候的電話。我相信他們都會感到由衷地滿足。請珍惜我們心中永恆不變的寶物。
‧二等獎‧
和為貴 —讀《孔子語錄》道德篇有感 區慧欣(培華中學)
孔子的學生顏淵說過,他的老師是一座高山。那麼孔子的思想學說,便是從這座巍峨高山上流淌而落的淨潔之水,這股淨潔之水長流不滅,生生不息,流淌過我國數千年的燦爛文明,哺育了我國源遠流長的中華思想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宏厚博大,奧妙精深,與孔子的智慧有著不可割捨的淵源紐結。在我細心閱讀《孔子語錄》後,觀摩了孔子的智慧思想世界,其中有一句話令我猶為深刻:“禮之用,和為貴”,意思是“禮的施行,以使大家能和諧共處最為可貴。”由這短短話語中體現出來的重大意義,正是中華民族向來崇尚的傳統美德—“和”。中華民族向來貴和,貴和就是在人際交往中崇尚和氣、和睦、團結友善的文化精神,這正是孔子的智慧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的人文文化,影響著中國人待人處世的原則,影響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念。 就在去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訪澳期間,對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各界人士提出的四點希望中,其中有一點是:“要維護安定,努力建設包容共濟的和諧社會。”由胡錦濤先生對澳門的恩切期望可觀之,構築“和諧社會”是現今社會發展的一大趨向,而澳門亦要向著“和諧社會”的目標進發。可是,有甚麼能使澳門描畫出這座“和諧社會”的草圖?經過反覆學習和認真的思考,我想起了中華博大精深的文明文化,孔子“和為貴”的貴和精神。我得知現今祖國內地正提倡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承接這座龐大思想文化體系的優秀內涵,以中國數千年的社會發展歷程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行為規範,作為現今治理社會的思想中軸,構建具有歷史文化的根基、彰顯中華民族特色的和諧社會。而“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作為孔子所提倡的處世觀念,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文化內涵,那麼和諧社會不正是孔子“和為貴”思想的理想目標嗎? 這套“和”的千年傳統思想文化,歷經寒暑交替,春花落葉,經過炎黃子孫世世代代相互傳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往開來,以一種全新姿態飄然走進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年代,且更獲大力提倡。現今,這套精妙的思想學說,在澳門的發展慨況中,仍可覓其芳蹤……回想起回歸前,澳葡政府因不曾學習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諳孔子“和”的智慧學說,且澳葡政府腐敗無能,無力治理,而致使澳門社會治安惡化,任憑黑幫勢力在此蓮花寶地張牙舞爪,黑幫之間的相互爭斗、仇殺、刀光劍影、血案連連,時有所聞,澳門居民在此槍林彈雨下人心惶惶,從中直接影響到澳門的經濟發展。因此,澳門正在此不“和”的狀況下,彷如被一陣愁雲慘霧所籠罩著……但在澳門回歸祖國的懷抱後,在特首何厚鏵先生所帶領的特區政府,傳承著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把孔子智慧學說的精華“和為貴”貫徹在施政之中,提出在澳門建設和諧社會,致力於使澳門社會氣氛達致“和”的境界,做到政治與中華傳統智慧的相互融合,使澳門現今已完全從回歸前的陰霾中走出,社會治安良好,黑幫勢力遭打擊瓦解,人人自律守法,安守本份,生活安樂,近年經濟景象更隨著賭權開放的帶動下逐步上揚,經濟發展漸趨穩定繁榮,社會景象安然有序,井井有條。這不正是孔子思想“和為貴”的實質體現嗎?澳門現正致力於做好這方面的工作,讓澳門社會能達致胡錦濤先生所說的“和諧社會”。 眼觀現今的社會狀況,較嚴重的是一些青少年問題,於報章上常見刊登一些青少年犯罪的報道,他們是未來社會的主宰,怎能做出這自前途的愚昧行為?除卻這些,我猶然記得在去年發生的一起學生暴力事件。事件的發生,是幾位同學毆打另一位同學,毆打的手段非常殘忍,事件中的受害同學最終成為植物人,長臥醫院,如此便此生了了,而作惡的同學,也被給予相應的刑事罰責。但當中我深感疑惑的是:這起暴力蠻橫不仁事件的作惡者,怎麼竟然是受文明文化薰陶的學生?事故發生的地點,竟是在讓學生接受教育教化的學校?這都是現今一些學校的德育未能完善起來,使學生個人的道德指標未能達致標準狀況,致而發生這樣的不幸事件。因此在學校中加強推廣中華的傳統美德,學習孔子的智慧學說,從而使學生培養起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培養起具有中華民族優秀品德的未來社會主人翁。故這其中的教育對澳門將來的持續發展和步向和諧社會的康莊大道,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在《孔子語錄》中有句話這樣說:“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如果遇到行不通的地方,只知道和諧和諧,不用禮法來約束,也是不可行的。”在《孔子語錄》精妙的文字世界中穿插,在民族的智慧結晶上遊走,我得知原來“禮”的含義並非我單純想著的禮貌而已,而是古人每日遵從的準則,立身處世的原則,這其中更有一個十分精妙的內涵:就在古人遵從禮節過活的時候,人們安守本份,互相敬愛,從而構成一個和諧共處、包容共濟的“和諧社會”。從此,我醒悟到現代社會上制訂的法律條文,可謂是“禮”的現代含義,當社會上人人自律遵守這些法律規章,不就達到“和諧社會”的局面嗎?由此知之,對理想中的“和諧社會”,應是在遵守社會秩序的前提下,人人以“和為貴”的思想和睦相處,從而達到社會現象和平安樂的和諧局面。由此可見,孔子的思想智慧在任何時候也不會因落伍俗套而被摒棄,反之,他仍深深影響著這個高科技年代人的道德品格和社會風氣,符合現代的實際需要。孔子的智慧學說,現今仍閃爍著他獨有的光彩。 遊走在孔子的智慧世界中,其中有很多金石良言,供我細細品味細嚼,參透當中所滲透出來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態度,當中句句精妙良言,均引發起我一番沉思、啟發,並把孔子的教導銘銘刻記於心,並付諸實行,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遵從“和為貴”的精神,約束自己得以自律,作為中學生的一員,深知孔子學說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我將好好學習孔子的學說,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為實現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所期望的澳門“和諧社會”而努力。
• 二等獎‧
儒家治世 吳嘉液(教業中學) 中華自黃帝垂裳而治,周公制禮,悠悠五千年的歷史傳了無數的文化瑰寶。儒學,作為中華文化的主軸,更是一部讀不盡的智慧寶典。 人稱孔子為萬世師表,在於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洗滌,他所推崇的處事箴 國之亂,終于人心和諧,教化得當.《禮記.禮運.大同篇》中描述了一 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考涉及政治、教育、宗教、倫 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必能以新的姿態展現其社
‧二等獎‧
駕起理想的揚帆 — 讀《孔子語錄》有感 蘇曉斌(勞工子弟學校)
人生短暫,學海無涯,我們應如何駕好我們生命的揚帆駛向目的地呢?在廣闊無邊的學海上,有春和景明、一帆風順,也有陰雨霏霏、驚濤駭浪。在壓力或誘惑下,我們往往會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細閱《孔子語錄》,這位思想巨人的智慧就像陽光一樣照射到我的心頭,使我猛然醒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由此可見,立志,是人生頭一件大事。人類要讓生命之舟乘風破浪,就必須要認清目標,不斷奮進,只有這樣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在宇宙洪荒之初,人類跟其他生物一樣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為什麼人類能夠漸漸成為「萬物之靈」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人類都有共同的志 —— 戰勝自然、征服自然,使生活更加安定、和平的大志。「人貴乎有志」,因此,無論如何,只要你是人,就必須有志,否則就跟飛禽走獸沒有分別。 細數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名人能一步登天而邁向成功,無數史實告訴我們:要達成理想,關鍵是立志。只有目標堅定,才能意志頑強。「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毫無目標,如何有成就?立志如同海上閃光的燈塔,使人在茫茫大海不致迷失方向;立志又像人生旅途上的路標,指導人走向正確的目的地。 我國宋朝的大文豪蘇軾之所以學問廣博,見識豐富,並不是單靠天資聰穎,事實上,他在年少時已有「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的志氣。再加上他謙遜求學,故成為鼎鼎大名的文學家。 我們不但要立志,我們立志還必須胸懷廣闊,高瞻遠囑,因為這才不會被一時的困難嚇倒,才不會被眼前的利害得失所動搖,只會放眼於未來的光明前途。 偉大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幼年時已有救國救民的宏大志向。後來,孫中山先生曾在辛亥革命前領導了十次武裝起義,雖然全以失敗告終,而且他還被清政府通緝,要四處流亡,可是中山先生抱著拯救國民的意志,再接再厲,直至一九一一年的武昌起義爆發,辛亥革命終於成功推翻腐敗的滿清朝廷。可見,成功需要汗水,需要奮鬥,而這一切都因為有志。連革命先行者也如此,難道我們能另闢捷徑嗎? 孫中山先生說:「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確,他立志並沒有僅僅為了個人,他而是把人民大眾生活得更美好作為人生目的。反觀袁世凱,他立志做皇帝,但從來沒有想過為國家人民謀半點幸福,他貪婪腐敗,最終眾叛親離,在舉國的聲討聲中去世。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我相信,士一旦有心就會立下大志,完成大事,但,這個心必須是仁愛之心,正義之心。若志是源自「害仁」之心,那麼費盡心力也是枉然。 忽然我又聯想到生命中,有許多人想成就一番大事,滿腦理想。但是卻怕艱辛、怕失敗、怕不盡人意,所以不願冒險、不願嘗試,理想永遠成為空想。然而,一個人立了志,若不腳踏實地、按步就班地去實行,那麼就像乘著一艘沒有馬達的船,沒有動力,盡管有舵,也只能隨波逐流。因此,實現理想的另一關鍵就是「勤奮」。想要成功立業並不能單憑口號而不付諸實踐,必須堅持不懈地為志向奮鬥。 子曰:「我非生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 」世界上沒有人生來就有知識的,要獲得知識,就必須靠在崎嶇的階梯上腳踏實地攀升而來。 正如著名的法國作家福樓拜,他的寫作生涯也是很刻苦的。他的書窗正面對著塞納河。他每天晚上都在盞綠色罩燈下寫作,夜以繼日,久而久之,漁人們把他的窗戶作為夜裡行船的燈塔。漁人說:「在這段航線上,要想不迷失方向,就應該以福樓拜先生的窗戶為目標。」福樓拜正是由於勤奮刻苦的寫作而成為法國著名的作家。因此,對想攀登高峰的我們要懂得:勤奮就是實現理想的階梯。 魯迅先生說:「偉大的事業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勞動就有一份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蹟就會出現。」理想的實現不但要靠意志信念,還要靠勤奮刻苦,一步一腳印,才是邁向成功的途徑。須知道「空中樓閣無以久立,一步登天難穩基礎」啊!仰望天際,你看到馳騁蒼穹的雄鷹;俯首地面,你目睹為禍人間的害蟲。何不把你的目光投向遠方?及早立志,人生才有頑強的毅力;趁早勤學研專,人生才有拼搏的力量;年輕的我們更應趕緊在充滿活力和青春的日子裏,吸取知識,修己善群,擴闊胸襟,這樣生命才得以發光發熱。美麗的人生總是從每日的一點一滴的辛勞中,逐漸滋長發芽,開花結果的。 所以,不要讓眼前的小利沖昏頭腦,更不要讓今日的享受迷蒙心志。否則遠大前途只會付諸東流。志向就好比船的舵,勤奮就好比船的馬達。請大膽立訂你遠大的人生計劃,小心用功於每天的學業德行吧。我相信,只要你好好操作自己那船中的舵和馬達,就能無懼熱浪滾滾、風雨阻擋、飛瀑暗礁,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讓我們共同努力,駕起理想的揚帆,將來用雙手創造出美好的前景吧!
‧二等獎‧
學習+思考=“哲學家” ─喚醒內心的智慧 侯健輝(濠江中學)
三種人 ─ 不同的世界觀,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我相信,在茫茫的知識海洋中奮鬥的人分三類:“書呆子”、“空想者”和“哲學家”。 “書呆子”是那些只學不想的人。 “空想者”就是那些只想不學的人。 “哲學家”是指那些既願意學習,又懂得思考的人。 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世界觀,亦因而在學習道路的分叉路口中選擇了不同的方向,創造了不同的人生。這也為他們最終的成敗作出了決擇。 質問 ── 內心中對澄清一切錯誤觀念的渴望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人只是學習而不加思考,那麼就會感到迷惘;如果只顧思索而不去學習,那麼就會感到 疲乏 。 我的心靈對此燃起了一絲感悟,亦對此而感到無奈,為我們這些愚鈍的行為而悲哀,更為迷惘無向、無所作為的人而難過。這句話縱使婦孺皆知,然而撫心自問:又有多少人擁有“博學而思”的精神?多少人還徘徊在迷惘和 疲乏之中而不斷墮落 ?我總渴望澄清──澄清一切人的錯誤觀念。我想告訴他們:你們是錯誤的!這樣的人生哲學難以生存。只有第三種人──那些既懂得去思考,又願意去學習的人,才能免於煎熬。同樣,回眸昔日,不少有識之士也奉勸人們要學習與思考並存。孔子講過:“過而不改,是為過矣”。 然而,這點的呼喊仿似微不足道:世界太客觀了,只容我們影響她,而不許我們去改變她。 為甚麼世間依有這麼多人依然犯錯,繼續他們那些“學而不思”,“思而不學”的人生法則,甘願作前兩種人中的一員?我想,世界上沒有人能尋找到任何正當理由。難道真的有人樂於被痛苦折磨?難怪常有悲觀者大聲疾呼:學習是件痛苦的事…… 第一種人 ── 知識海洋中的“拾荒者” 首先把焦點放在“書呆子”們身上。古今中外不少哲學家都認為動物和人的唯一差別,是人類懂得思考──若人類不思考就和動物沒有區別。思考就像人們思想的一道過濾網。真正、有益的知識都能穿過這層“網”,與思想融為一體。反之,有害的,多餘的東西,便被其過濾出來。若不加思考就盲目吸收所有知識,就有如卸掉了思想的過濾網一樣,不分輕重是非,任由毒害思想的東西塞入腦袋,歪曲自己的意識。難道這會對我們有益嗎? 子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有人估計,近三十年來,人類創造的知識總和大概等於過去兩千多年來的總和;到了二零二零年,知識將比一九九五年增加三至四倍;而二零五零年時人們所運用的科技知識中,二十世紀末的知識可能只占百分之一,其餘知識是新總結出來的。試問,人有可能盡學嗎?不噎死才怪!在古時的封建社會,若要“禮、樂、書、數、御、射”樣樣精通,恐怕需要數十年的時光。在現代知識爆炸的後工業社會,單憑“六藝”已遠遠落後。人生只有數十個春秋,盲目吸收結果可能是一事無成,還能奢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嗎?。何況,繁複的知識更催人思想紛亂,變得迷惘,無所適從。“雖多,亦奚以為?” 第二種人 ── 從無為中尋找虛渺的夢想 再說那些思而不學的“空想者”。哲學家笛卡兒曾經說過:“我思故我在”。就是說人只有思考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人貴為“萬物之靈”,懂得思考,甚至經常思考,乃是理所當然之事。然而,多少鼠目寸光的人們,卻濫用思考,整日沉淪於飄渺幻想中,終致一無是處。幻想如何能獲得知識、實現理想,甚至如何飛黃騰達、不勞而獲……但卻是紙上談兵,誇誇其談。 聽過成語“黃粱美夢”的 典故 嗎?唐代 小說《枕中記》中講到:有位秀才進京趕考途徑 邯鄲 城,在附近一個村莊住宿,遇見一 個 道人。他自歎窮困,於是道人就給他一個枕頭。當秀才枕著枕頭入睡後,夢到自己娶了一位高貴美麗的妻子,並考中了進士,當了宰相。兒子也成了名門貴族,真是子孫滿堂,福祿雙全。可是一夢醒來,店主煮的黃米飯還沒熟呢! 聖人孔子曾經說過:“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寶貴的時光隨流而逝,不能再返。偉大的東方哲學家孔子也認為沒有結果地思考只是虛度光陰,頹廢生活。倒不如踏實地學習。 第三種人 ── 婉如擺脫枷鎖的羈絆 天下間所有成功者,都是擁有哲學家的特質──學習和思考並行造就了成功。他們從知識海洋中吸收有用的知識,經過仔細思考,提煉成自己的智慧,轉化為推動成功的原動力。他們都擺脫了前兩種人思想枷鎖的羈絆,解放了思想。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作了一個生動的譬喻:他把盲目地收集材料求知識方式稱做螞蟻的方式;把主觀地,不切實際地隨意創造體系的方式叫做蜘蛛的方式;把注意廣泛求師,在博取諸家之長以後,又用思考來改變和消化,使之創造出自己知識的方式稱為蜜蜂的方式。蜜蜂之所以為人所讚美,正因為它擁有“博學而思”的精神,用自己的力量把花蜜提煉成甘甜可口的蜂蜜。 孔子一生活到老,學到老。現代社會發展一日千里,科技日新月異。在知識爆炸的年代,“終生學習”已成為“新人類” 的“義務”和精神食糧 。然而, 社會要求的 並不是單是學習,也並非單是思考。學習和思考並存,才是“終生學習”的意義,才能夠應付嶄新文化時代的挑戰。 昇華 ── 喚醒內心的哲學家潛質 “究竟怎樣才能擺脫陋習的枷鎖,成為人生的‘哲學家’呢?” 哲學家是不斷用思想和感官去感悟世界上的知識,並用理性去思考問題,努力在這些知識中尋找答案,一點一滴地積聚智慧。知識不是物質,更不能像食物一樣“嚥進腦袋裡”。感悟知識的過程──就是指學習,是求取知識的必經之路。由此可知,思而不學的“空想者”絕不可能從其幻想中獲取任何知識。同樣,沒有經過理性思考的“書呆子”,也不可能尋到真理。而只有“哲學家”才能夠爬到知識的頂峰,傲視群雄! 子曰:“我生而非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沒有人能擁有所有知識──知識是無盡的;更沒有人生下來就擁有知識──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知道自己無知,瞭解自己錯誤,乃是學習的第一步,也是一種條件。若果人沒有錯誤,那麼還需要去學習嗎? 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源於《論語》及各哲學大師的種種感悟,我們明白如何能獲取真正的知識。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只有不斷吸取有價值的知識,用思考的力量提煉成自己的東西,才可以一步一腳印地踏上成功之路。來吧!從第一步開始,在這一刻開始,為自己 由學而不思的“書呆子”,從思而不學的“空想者”, 昇華成博學而思的“哲學家”而奮鬥吧! 請謹記,真正的哲學家是從學習和思考中不斷醞釀而成的!
‧二等獎‧
要好學,先好問 林婉華(濠江中學)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聚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讀過這句話後,我深有同感,不禁醒悟到:我們對身邊的一切存在著各種疑問,每每問個為甚麼,人們才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有動力去不斷尋找答案,不斷去追求人類時代的新領域。今天資訊科技發達的背後,何嘗不是人們努力探索、發掘問題去創造的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與“問”字打交道:在課堂上,老師為了使我們更理解該課程,都會在下課之前留給我們“提問”的時間;當處於陌生的地方,我們都會找人“問路” …… 沒錯,每當我們想知道一件事情時,都得用口去問。然而,我們可知道,日常生活所見所聞,所接觸的事物裏,都有很多道理,只要我們帶著觀察的雙眼去細心探索,我們就一定會發現到與別不同的問題,這也就是我們課堂上沒有學到的珍貴知識。在我們的周遭事物,都隱藏著各種知識,它們並不是在書本上找到的,而是靠我們去感受生活來抓問題。牛頓不就是因為樹上掉下來的萍果這個平淡無奇的日常問題而反覆鑽研,發現了萬有引力,成為英國最傑出的物理學科學家嗎?正因為有很多類似牛頓這?愛好發問的人,從而不斷求因,對學習充滿了愛好的事例。因此,只要我們深入生活,仔細觀察,知識都是無處不在的,它們正在等著我們去發掘呢! 另一方面,有些人總會覺得請教別人是件很難堪的事,因為這樣會令人感覺到自己不夠水平。愛好學習的我們,當然不能有這樣愚昧的想法:首先,每個人的天資各有不同,接受事物的能力也捷然不同,這是無可口非的,因此,能力較低的同學應該加倍努力、多問、多練,日子久了,就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此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我們還要廣泛求師,多向別人請教,多吸收經驗,多多學習別人的長處。很多道理和知識是要我們不恥下問、勇於發問、勤於發問來得到的,多問,頭腦會越來越靈活,且眼光獨到。 有人會問:“我們只要學好校內老師教授的知識和道理不就行了嗎?”當然行,但此只是片面之行,對長遠來說並不是件好事。有些人只管掌握好課堂上的知識,雖然是校內的高才生,但當他們一步入社會,就成為一個無能之人,這不就是高分低能的體現嗎?學習是講求全面的,也就是所謂的“博學”,孔子向以博學著稱,而他的博學卻是以好學以前提的,故孔子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只是一般人“不如丘之好學也”而已。 學習知識固然要博群書,不知道大家讀書有沒有犯下“蓋以我觀書,則處處受益”的錯誤呢?書當然要讀,不過也要講求方法,我們又豈能盲目地認同書中的全部看法,不能被書牽著鼻子走呢?雖知“以書博我,則釋卷而茫然”,我們既要求知識,也是明道理,我們要從書中找出更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就好報章上的評論一?,從闡述每天的新聞中找出一個值得大眾注意,值得政府去深入探討、研究的觀點。別以為抓問題是件輕然易舉的事,大家總會明白到發展比實踐更難,發明是從以從實踐中創造新事物或新方法,而實踐則按照規舉按部就班,抓問題也就如發明一?,要從基礎上去發掘的。倘若我們要對方給予全面的答案,自己就應該對提出的問題看得透徹,更要深思熟慮、反覆思考。從提問中不但可以訓練到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又能獲得自己滿意的答案,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我們要有蜜蜂的精神,努力去採花蜜,廣泛吸取知識,因為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我們更要抱著我們更要抱著懷疑的眼光去對待任何問題,常思考問題,發掘更多的知識,領悟個中的道理,感受學習中的樂趣,這才是我們學習應有的態度。就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正正把學習視為興趣,那才是境界!不然,何悅之有呀!著明的“孔顏之樂”就是最好的佐證了。 知識是無限的,如果我們真的要淋浴知識海洋,尋找它的個中奧秘,讓我們帶著發問的精神去學習,去尋找知識的樂趣,追求它的真理,慢慢地,我們就變成一個好學之人;知識又是有限的,倘若我們固步自封,那麼,我們就只會永遠盲目地走在別人的腳跟,又豈能走進知識的大門,這根本連鎖匙也呢不到哩!如朱子所言:“無一時不學,無一處不學”,只有這種甚麼都學,甚麼都問的精神,才會使對愛好學習的人充滿數不盡飢渴,他們無止境的不斷追求自己想要的答案 …… 。
• 三等獎‧
《 論語 》 與我們的學習態度 李祖兒(同善堂中學)
在西方國家,人民視耶穌為聖人,以聖經作為學習人格修養、禮義品德的典範;而我們中華民族亦有一個聖人,早在二千多年前已經確確實實地開始將他所創立的儒家思想灌輸給我們的早先,他就是孔子,而中華民族亦有一部更實在更令人信服的聖經 — 《論語》。《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在孔子死後所記錄編纂而成的書,它記載著孔子和門人弟子及當時一些人物相互答問的言論。《論語》是孔子學術思想的寶典,是他立身教化人民的具體表現,兩千多年來,中華民族的思想行為,深受這部語錄的影響,成為中國人民安身立命的原則,其內容講仁愛、重倫理、行忠恕、守禮義,從而奠立了我們民族文化的核心。在古代,因為《論語》被視作是四書之一,所以它是所有讀書人首先要熟讀的一部典籍。而現代,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在初中年級的教科書中,與孔子有關的作品接觸到,其中最著名、最為廣大的人認識的應該亦是《論語》。 《論語》結集孔子心中的政治觀、人生觀,這些觀念隨著一年續一年的教育,在中國人的心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懷著孔子的有教無類精神,不厭其煩地在這二千多年教育著中華民族的人民,無論是無知的小孩、探索路途中的少年、在職場上打杖中的成年人或已經感到疲倦需要好好休息的老年人,他們都可以在《論語》中的道理得到益處。在一生人中,學習最為重要,孔子在《論語》當中講述了不少學習的真理。孔子認為,人活在世上,一定要做有仁德的人,這不是為了做給父母看,也不是為了別人的稱讚,而是為了充實自己的生命。而學習亦一樣。 學習是為了要充實自己,使自己能切實地掌握知識,好好修養自己的內涵,而不是學給別人看,為博別人稱讚。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可以用我們通俗的問法:到底是我要學還是要我學呢?我要學是為己,要我學是為人。 說到底還是一個學習目的、學習態度的問題。那麼學習的方法,孔子亦有指教,「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求學的時候,學習與思考是相輔相成的。學了知識以後,再經過自己反覆思考,才能融匯貫通或有所啟發、創新,變成自己的學問。假若我們只是學習而不思考它的道理,那就無所創新,學到的只是死的知識,結果是惘然無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學習,究竟不切實際,到了真正面對問題的時候,便會不知所從了。孔子亦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裝懂。 我們不懂的就應該請問多幾次,孔子說過:『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凡事多動腦筋,多問幾個為甚麼,遇事多想一想該怎麼辦才好,而不應該稀里糊塗,科學家說,提出問題是解決了一半問題。問題都提不出來,解決甚麼呢?最好不過是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互相提出問題、研討切磋,集思廣益,因為自己所理解的道理和求學的方法未必是正確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好學的人是不拘于專門固定的老師的,隨處都可以不恥下問,吸取新的知識。 最後我們要「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日知其所亡」是知新;「月無忘其所能」是溫故,兩方面結合起來,就是孔子的「溫故而知新」了。 相信我們假若接受加上實踐孔子的學習理論,我們的學習就萬無一失了。當然,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貢獻社會,但是假如沒有一個埋頭充實自己的過程,每學習新的知識都只是為著應付社會、外在的要求,那我們最終就不可能有真才實學和內在的涵養,也不能成為一個真正成功的人。 無論是從方法還是心態上來說,我們今天所說的,也還是與儒學的精神相通吧!
• 三等獎‧
我讀孔子 徐連杰(培正中學)
孔子 ,名丘,字仲尼,儒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世尊為 ” 萬世師表 ” 。 孔子在貧窮的環境下長大 ,以至他很早就認識了人生,即是較一般同齡的少年早熟。他在少年時,沒有受過正式的 ” 君子 ” 的教育,相反,卻有很多謀生的技能,且能忍受貧困的生活。但他在生活的魯國,至少在文化上,仍保持最多的周文化傳統。 孔子一生都不是非常順景,他一出生便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裏長大,在中年時又得不到國君及其他人的賞識,所以晚年他潛心講學和著書,在此其間與弟子重新編訂了《五經》和撰寫《春秋》,為的是要記載春秋時代所發生的大事,闡發儒家的價值觀。孔子去世,弟子們將老師一生的話語,去蕪存菁地摘錄下來,編成《論語》,成為儒家學說的必讀經典。 我能體會到孔子的不少,孔子他雖然得不到任何人的賞識,但他並沒有放棄他的人生,他後來與弟子合作編書,可見他是一個遇到挫折都不會放棄的人。但現今的澳門,許多學生因功課的壓力而選擇逃避,放棄學習的機會,他們只顧眼前的,走到賭場裏工作,為的只是一時的,他們並沒有把眼光放遠一點,並沒有看到這並不是一個解決的辦法,讀書是一個能讓我們成長的一個途徑,我們如果都覺得這樣已經捱不住,那麼我們又怎樣能夠成長呢,況且,澳門已經成為國際上著名的地方,許多外地的人都會來到,如果他們問到我們的問題,我們又怎麼能回答到呢 ? 這樣下去,我們澳門的名聲又怎麼能保得住呢 ? 記得在以前,我曾賞試過一次經不起挫折的經驗,但幸好得到別人的幫助令我能立即的爬起來。在那天,我收到了一張我不能接受的測驗卷,卷上的分數令我整個人都崩潰,竟然只得十四分,我整個人都呆住了,我心想,為甚麼只得十四分,是不是我得罪了老師?是不是我沒有做到?心裏一直的不停想,到了放學,朋友走到我旁問我的分數時,我並沒有答他,還有一種令人難以接受的語氣問他:「你的分數是不是很高?你是不是過來看我的分數,然後取笑我?」之後便走了。在那天,我回家想,為甚麼我要用心讀書,所以在那天我決定放棄,從那天,我每天上學都是剩下驅殼,心根本沒有集中精神,功課也沒做好。直到一天,在家裏無所事事之際,電話突然響起,聽到一把熟悉的聲音,原來是我的好朋友,他約我到外面走走,我也聽了他的話出來找他。他見到我,就說為甚麼這幾天上學都沒有心機,功課也沒做好?我並沒有回答他,只是東張西望,他接又說,是不是因上次的那個測驗?我聽到了,就氣憤地說:「你不用說,我知你想藉這機會取笑我,現在你看到了,還不快笑!」他對我說:「你有沒有想過我為甚麼能成功?在這測驗前,我花了時間去溫習,而你只是看了看便放下。難道你沒想起過嗎?」這幾話把我從瞇矇裏叫醒,回想起真的有這麼一回事,他又說:「難道你這麼一點的挫折也捱不了?」我終於想清了,明白到無論遇到甚麼挫折,都要努力刻服面對,這樣才會令自己成長的。 讀過孔子,我明白到人無論在甚麼地方,甚麼時候遇到挫折,都不應輕易放棄,人生是充滿希望的,前面的路無論是怎樣的難走,都能有方法走過的,要訣是在於你有沒有這個恆心去刻服,去面對,只要你能刻服這些困難,挫折,我相信在你的成長路上是必定有幫的,就正如孔子一樣,他雖得不到別人的賞識,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與弟子們論學,令到弟子們能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又與弟子合力編書,令到後世能看到這些出名的傑作,所以孔子才能成為我們後世所稱的“萬世師表”。 • 三等獎‧
三人行 , 必有我師焉 劉善渝(培正中學)
「學而時習之 , 不亦樂乎 ? 朋自遠方來 , 不亦悅乎 ? 人不知而不慍 , 不亦君子乎 ? 」 …… 從小 , 不論自爺爺的口裏 , 還是在學校的書裏 , 總是聽得看到這些句子 , 當時年少的我 , 只是知道古代有一位好老師 , 他是名字叫孔子 , 他有許多的學生 , 他被後世人尊為萬世師表 , 一代聖人。 自年紀漸漸地增加 , 書本也漸漸地多看了 , 現在了解的孔子當然也會多了一些。在云云經典中 , 最深刻的還是 出自《論語 ‧ 述而》中的 「三人行 , 必有我師焉 , 擇其善者而從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也許許多人也會聽過此句子 , 但能真正做到的 , 卻又有多少個人呢 ? 三人同行,身旁的二人身上必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看到別人的優點,我們學習;看到別人的缺點,我們引以為戒。每天在我們身旁走過無數的人,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無數的事,得到無限的領悟。 早幾天,得知一個朋友的死訊。他自小便品學兼優,小學畢業便移民到澳洲讀書。中學畢業後到一所舉國知名的大學報考,這是一所他自小便想進的大學,也是他在中學時奮鬥的原動力。 他自多年的努力上天一定不會令他失望的。面試後他在中等候消息,可是卻一直等不到信。「面試時那面試官對我好像印象很好,不可能這樣啊!」他遺書上道。他意志消沉,半個月後自殺死了,在他死後第二天,錄取書寄來了,原來地址有誤,一番轉折後才寄到,可惜那人已不在了。十多年的努力因為一念輕生,一切都塵歸塵,土歸土,都失去了。 這是個可悲的故事。就在遙遠的水平線射出第一道光的前一秒,他放棄了。就在月兒從朦朧中露出臉兒的一刻,他永遠的閉上了眼,將已握在手裏的幸福撒落滿地。 雖然人已遠去,但留下來的,卻是很好的領會,他也是我一生中的一位好老師,令我明白到 挫折只是人生中的一個小片段,只要等待,黑暗終會過去的。對生命懷著不滅的希望,相信月兒仍在,只是被蒙罩。擁抱信念,一定能等到夢想中的銀輝。 「三人行 , 必有我師焉」不但只適用於我們學習上,不論在德、智、體、群、美、靈六育的發展上,只要我們真真正正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相信在我們身邊萬物眾生,皆是我們的老師。何必局限自己求學的範圍呢?開闢自己的學問,開闊自己的眼界,開墾自己的經典。 ‧三等獎‧
淺談孔子的治學觀 柴盈殷(培華中學)
在《論語》中,孔子在談及他的治學態度時說:“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諸多造詣與他一生始終如一的好學態度與積極是分不開的。孔子知道,任何一個人不可能生來就擁有知識,這是孔子一生的體驗,亦用在一生 “敏而求之”,身體力行。孔子也曾說過“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意思就是指“做學問就像追不上甚麼似的,追上了又怕丟掉”。學習是與時并進,永無止境的,不管時代怎麼不同,不管社會如何發展,孔子的這種見解都是非常正確,值得我們好好效法和學習的。 人不是生而知之的,而是靠後天的努力才擁有知識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一生下來就擁有豐富的學識,我們必須通過勤奮和不懈的努力,從生活中,從書本裹去體驗去積累一點一滴的知識。遺憾的是有不少的人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自恃聰明,或自認為有天賦,結果最終論為庸才,蠢材。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五歲就會作詩,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到了方仲永二十歲時,闊別家鄉十五年的王安石發現他的才能已經完全消失,和普通人沒有任何差別了。 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讀中學時由於基礎差,第一學期平均成績才45分。但他沒有氣餒,每天天濛濛亮,就在路燈下自修復習,正是憑著這股鑽勁,成為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最終在其學術領域取得難以比肩的成就。 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愛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愛迪生 12 歲當報童,由於他孜孜不倦地學習,從16歲發明電話自動撥號機起,一生中竟有1000多項發明創造成果。他每天工作超過18小時以上,曾經為了追求最理想的纖維做電燈絲,竟試驗超過6000以上的植物。愛迪生用勤奮的一生發明了無數的東西,對人類作出巨大的貢獻。人們都認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甚麼是“天才”呢?他的這句名言就是恰當的解釋。 一個落後於人的人,通過努力最終迎頭趕上;一個資質過人,後天卻沒有繼續努力,天才終將變成庸才。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事例告訴我們,即使是天才,也是要用汗水來澆灌的。我校曾經有一位同學,天生頭腦比較聰明,每一年考試都取得第一名,可是後來驕傲自滿,沒有繼續努力學習,最後變成了倒數第一名了。 從上述的例子充分說明 , 一個人先天智商的高低相比,後天的勤奮與努力,更能決定其學識與成就。一些人天生擁有很高的智商,但并非人人都能出類拔萃,有的長大後卻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因為單憑所謂的聰明而沒有經過後天的努力,其結果往往與一般的人并沒有太大的差別。所謂“玉不琢,不成器”,說的正是這個道理,相反的,不少資質平平的人,如果經過後天的不斷努力,也可能取得很高的成就。 另外,在孔子的治學理念中,孔子還提出“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意思就是說學習是沒有終點,永無止境的。當我們的學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時,我們不能一味地沾沾自喜,停滯不前。胡錦濤主席說過“與時俱進”,因為時代是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我們的任何成功也只是能對我們過去努力的肯定,是我們繼續奮鬥的起點。如果我們滿足於一時的成績而不思進取,而放棄對學業的追求,過去的一切終將化為歷史的印記,那些籠罩在我們身上的光環也將慢慢褪色。過去,由於我沒有按照孔子的教導去做,認為我的成績不錯,存在差不多的思想,所以在學習上故步自封,停滯不前,後來學習了孔子的治學觀之後,在學習上又有很大的進步。 在 21 世紀科學發達的社會,學習也要與時俱進,特別是現在進入科學時代,許多新興的工業,例如原子能工業,電子計算機工業,半導體工業,航天技術等,在不斷發展,這是需要我們不斷學習,興時俱進,否則就跟不上時代的要求。 社會的未來是屬於我們青少年的,為趕超世界科學先進水平,需要源源不斷地補充新的力量,特別寄希望於青少年。青少年應該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按照孔子的治學觀,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戎驕戎躁,與時俱進,立志攀登科學高峰,為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而貢獻我們的力量。
• 三等獎‧
天下父母心 — 讀《孔子語錄》有感 張月梅(聖羅撒中文中學)
孔子提倡的道德主要有仁、義、禮、智、信、愛、忠、孝、勤、誠、賢 ……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孝道,故有:「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之說。 這裡的「百」是眾多的意思,不是指實數「一百」。這句話就是說:在眾多的德行中,孝敬父母是首位。從前的老師很注重給學生教「三行」。「三行」是指三種良好的行為:一、孝行,指孝順父母;二、友行,指尊重有品德和能力的人;三、順行,指尊敬師長。孝行在「三行」中排第一,可以反映出中國人對孝道十分重視。 特別是儒家思想,主張人以孝立身,以孝齊家,甚至以孝治國平天下。古人對父母,除孝順恭敬、供養侍奉外,還要繼承父母的遺志,發揚光大父母的事業,以光宗耀祖,始盡人子之孝。 孔子曰 :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 不敬,何以別乎。」現在所謂孝順的人,祗能說是做到奉養父母地步。當父母老了 , 不能自己照顧自己時 , 做子女的認為出錢找傭人回來看護他們或把他們送到安老院 , 名義上是想給予他們最高等的生活或是希望有更多的人陪伴他們 ; 實際上只是子女們不想花心思、花時間用在這些對他們生活已毫無貢獻的人身上 。 孔子認為這樣做可稱為「養」父母,和飼養動物沒有什麼分別,不算是「孝」。 母親懷孕我們,生產我們,抱負我們,提攜 ; 我們,保護我們,指導我們,這就是恩。若無受此恩,我們就不能生活到現在,父親給予我們飲食 、 衣服 、 居住 、 醫藥 、 婚嫁 , 這就是債了。若無負此債,我們也很難生活到現在。故身為子女,既已受父母重大之恩和債,應當報之還之,方算合理。故我們必須憑著良心,奉事父母,如愛惜子女一樣,順從父母,如容忍子女一般,父母之愛子女,無所不至,子女之愛父母,亦無所不至,便是負了責任, 這樣才算是孝順父母。所以孔子主張除了要悉心照顧父母外,還要對他們存有尊敬的心,這樣才算是 「 孝」。 孔子曰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意思是一個人的身軀四肢毛髮肌膚,都是從父母那裡得來的,不敢毀壞傷殘,這就是盡孝的第一步。立身處世能本孝道行事。把自己的名聲顯揚於後世,使父母得到光耀,這就是盡孝道的最終境界了。 身體是父母 , 給我們的 , 要孝順他們 , 首先要做的是好好珍惜他們給我們的一切 , 特別是這獨一無二的身軀。或許有一會反駁說他的父母也會打他 , 傷害他的身體 , 但你又可曾聽過「打在兒身 , 痛在娘心」 , 這句話形容得何等貼切啊 ! 身為父母的 , 當然會「望子成龍 , 望女成鳳」 , 父母都希望能以子女為榮 , 所以做子女的必須夙興夜寢,無忝爾所生 ( 詩經 ) , 切勿讓你的父母因你而感到羞愧。 但孔子畢竟是古代人 , 所提出的理論不一定完全適合現今的社會。例如他認為子女只有屢屢順父母的心,才叫做孝。 但我個人認為順父母的心這檔子事,如果在未成年的時候,就被定義為又乖又聽話,叫他往東,他想都不想就往東走,叫他往西,他想都不想就往西走,即使他痛苦得想自殺,也不敢有半點違逆;大人們又認定只要小時候又乖又聽話,長大之後大約都是孝順的孩子,故只要有點不聽話,就開始認定他們大概就是忤逆的不肖子不肖女,逼得子女們不得不變成自已心中的扯線木偶。這樣的「孝順」,好像應該叫做「臣服」比較貼切。在 21 世紀,父母們必須了解到自己心裡頭其實是比較期望跟孩子很親近的那種「順」,而不是古代戒慎恐懼地服侍父母那種形式上的孝順。 孔子曰 : 「罪莫大於不孝。 」但怎樣才算真正的孝順呢 ? 真正的孝順是不要只在母親節才想起媽媽的偉大 , 不要只在父親節才騰空跟爸爸上茶樓。
• 三等獎‧
我讀孔子 鄭小雲 (聖羅撒中文中學)
在中國恆久深遠的歷史當中,能做到家傅曉人人稱道亦為後人所景仰尊重的的人物多不勝數。而最能代表中國文化對後世更有重大影響的人物大概便是我們從小便認識更有 「萬世師表」之稱 的孔老夫子 — 孔子。 雖然孔子是千五百多年前的人,但對我們的影響也是無容置已的,他的有教無類因材 施教 ,更是古代教學理念的先驅,對現代的教學亦有很大的啟發。 孔子 ( 前 551- 前 479) ,出生于 ?國陬邑平鄉,即今山東曲阜城東南 。 因為父母曾為生子而禱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 是中國春秋時代末期的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且是 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而他的 弟子根據他的言行 , 所編纂的《論語》更 可以說是影響傳統中國最大的一部書 。 孔子的 儒家學說是 崇尚「禮樂」和「仁義」,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中國的社會的文化禮儀便是建立在 這個之上,因此中國能有「禮儀之邦」之稱也是關係於孔子 儒家的影響 。 小時候,拿起爸爸的《論語》來讀,讀讀,字也懂得六六七七,但背後的意思就讀來讀去也弄不明搞不懂 , 看有一 句 ” 溫故而知新 , 可以為師矣 ”, 想 難道溫習舊的知識就可以知道新的東西 ? 難道就可以做老師了嗎 ? 但後來在生活的經歷和老師的指導中,我就慢慢體會這些話 背後 的做人和處世道理了。可謂寓大道理於生活平常事中。 讀書到現在對孔子的言論一點也不陌生,看多了自然體會也多。 孔子曰 :“ 君子有九思 : 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意思是 — 君子有九重思慮 : 看的時候,想想是否明白 ; 聽的時候 , 是否清楚 ; 面色是否溫和 ; 態度是否莊矜 ; 言語是否忠誠 ; 工作是否敬業 ; 疑惑是否經已發問 ; 發怒是否有什麼後患 ; 看到東西想想是否符合道義而應該得到。 這是在孔子語錄中的道德篇所找出來的。 這篇言論雖然很短,但其中的寓意甚大。 不是嗎 ? 看要看得明白?也要?清楚,否則看了?了也是白看白?了,倒不如不看不?。 面色更要時時溫和態度要莊矜,在朋友親人面前這是不用說的,在日常生活中這更是必需的,因為這會使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你有困難的時候,人們才會對你伸出援手,我不是在說我們要用一個笑容一些禮節,來討好別人來為自己塔建後路, 因為這大概不足以用來討好和塔建後路,這只是待人最基本的禮貌而已,而更深層的是你會去幫助一個時常給你面色看的人嗎 ? 我想你我也不會願意的,所以要溫和謙遜待人。 言語要忠誠,如果經常言語輕佻狂妄,你的言論便會使人覺得不可信,誠懇度更是不用說了,這樣願意跟你做朋友的人大概也沒幾個,而且也不會得到上司的信任和重用,可見說話技巧的重要性。 工作要敬業,這關係於道德修養的好與壞,而且當你對工作有了一定的興趣,也會隨之增加你對工作的熱誠和責任心,也就是所謂的敬業了。有疑惑要發問,是必需的,否則問題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要明白就越來越難了,所以有疑惑就要一次過把它 弄清楚, 不要等到迫不得已時才去弄清楚看明白 。發怒要看看有什麼後果,當然了,在上司面前發怒,很大機會被革職,而且錯怪別人時還要替自己找台階呢 ! 其實不只有發怒要看結果,做任何事也要顧及後果思考清楚才去做,因為不是每件事都有回頭的機會。 最後的便是想想看到的東西是否應看的,這個可值得深思,因為大多數人會覺得看看沒什麼大不了,但現在就是有很多所謂的「黑客」非法進入別人的電腦中竊取資料,雖然只是看但也犯法了,所以事無大小之分,只有好與壞之分。 切記切記 ! 在短短的句子中重點已一一道出,意義深厚,一字一句也包含不同意思,這大概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厲害之處吧 ! 孔子的道德思想值得我們探究省思,而我所讀的只是當中的皮毛而已,但畢竟這是二千多年前的思想文化,要我們處處依足的話就必會出現弊端,所以我們基本要保有孔子「仁義」的思想道德,但行動更要增添創意,思維要活躍,不要墨守成規,不要使沉重的歷史和積累的文化思想成為我們的負擔,成為我們不能進步的拖累。這樣我們才能建立繁榮和諧的社會。
• 三等獎‧
怎樣學習 ─ 讀孔子有感 陳振威(濠江中學分校) 子曰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每個學生天天口中都是說要學習,但他們真的學會學習嗎 ? 在眾多學生中,對待學習明顯地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 一是“要我學”,二是“我要學”。它們雖然只是字次不同,但學習的表現和效果卻有天淵之別。前者“要我學”尤如“知之者”,他們雖然懂得某些學問,但這是一瞬間的,這是因為他們是為了應付別人而無可奈何地學習,平日表現多為懶懶散散,得過且過,對學了的知識根本就是水過鴨背,瞬間就忘了,將來怎能從實際生活中把學問活用出來呢 ? 後者“我要學”尤如“好之者”、“樂之者”,他們同樣懂得某些學問,但這是永恒的,這是因為他們喜歡這些學問,從而產生一股學習的推動力,對每個學問都尋根究底,不容許自己一知半解,並以研究學問為樂,將來定能把學問活學活用。 我們翻開歷史書, 就可以看到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 都不甘願只做“知之者”,他們都是“好之者”、“樂之者”。如物理學家牛頓, 從小就以學習學問為樂, 細心觀察事物,研究其中的道理。有一天,他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這本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他卻反覆思考,想想為甚麼蘋果掉下而不往上走,終於,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其後他又提出了很多數學、力學、熱學、光學方面極為重要的定理,對後世影響很大。想想,如果牛頓只做一個“知之者” ,把老師所教的都牢記了,卻不以學習學問為樂,不致力於物理學的研究中,他可能會是一位優秀的“學者”,但他還能發現到萬有引力的存在嗎 ? 愛因斯坦曾經說 : “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再一次說明“好之者”和“樂之者”與“知之者”的區別。有人會問 : “我懂得學問不就行了嗎 ? 我為甚麼要愛上它呢 ? ”因為只有我們喜歡某個學問,我們才會對它產生興趣,才會愛學下去。相反,如果我們不喜歡某個學問,但是我們必須學的話,那麼便只會是“死學”,它會使我們長期處於疲勞之中,最終只會甚麼也學不了,這是一個不好的學習方法。有人問 : “如果我對學習沒有興趣,我怎麼能‘樂學’呢 ? ”他的想法是錯誤的。人一生下來,就對某一方面特別有興趣嗎 ? 當然不是。興趣的形成是由於自己多接觸、多嘗試、多聽聞而產生的好奇心。我們對學習的科目只要多觀察、多提問、多思考,久而久之必會產生興趣。又有人說 : “學海無涯苦作舟,既然‘苦’,又何來‘樂學’呢 ? ”其實,“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苦’是指學習的過程,提倡刻苦、艱苦吧了。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學習的人”,我們如果還停留在“知之者”的階段,懂得某些學問就算的話,我們只會不斷退步。“好之者”和“樂之者”是以學習學問為樂,一面學習,一面又有樂,是一個很有效的學習方法,我們必能得到進步。
• 三等獎‧
學習大智慧 , 為自己命題 — 讀 << 孔子語錄 >> 有感 陳英瑩(濠江中學) “ 時間真是過得快 !” 晚飯時 , 父親突然感嘆, ” 一眨眼,我們家的小淘氣己經是一位大姑娘了。 ” 邊說邊與母親默契地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兩人一齊微笑地看我。 我先是有點不知所措,因為父母從來沒有這麼滿意地打量我。或許曾有,但我從未察覺。但不管怎樣,我盡情地享受這幸福的時刻,心底極大的滿足 …… 到我從這片溫馨中掙脫出來時,才猛然發現父親手上執那本我今天才剛買來的《孔子語錄》在津津樂道, ” 我們的女兒成熟了,懂得學習大道理了! ” 呵,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我恍然大悟。但我卻開始苦惱,至聖先師的大道理我能接受多少?無論如何,我都己經就緒,等候至聖先師思想上的薰陶與精神上的洗禮。 “每個人都是努力讓自己成為別人的一句佳話的。” 我一直都把它當作我的人生目標。我相信至聖先師也是憑這個信念,憑自己的堅持與熱情探索,使自己成為生活中的主角,流芳百世的佳話。我們又有否想過要怎樣努力才能成為生活中的主角呢?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無庸置疑,我們從牙牙學語的時候就開始接受教育,那時的我們只知道每天給父母牽小手上學放學是習慣,並沒有其他學習的概念。慢慢地,當我們逐漸長大,就認為學習只是為了滿足別人的要求的一種方式。順理成章,學習變為每天都要應付的 ” 繁重 ” 工作。我們總是認為杰出的偉人遙不可及,其實他們與別人的差別只有一線,就是思想上的分別。至聖先師能取得大成就,是因為他明確求學的目的是力求改善自己的品行情操,不單是為了考取學術證書以取悅父母,或是在親朋好友前炫耀一番 …… 我們每人都會為自己的人生訂一個目的地,但在路途中可能被迷霧和障礙嚇怕而退避三舍。在學習生涯中,我們面對一次又一次挫折,或大或小地影我們今後的道路。如果由于一念之差而失去了冒險的機會,放棄了自我奮鬥的權利,最有才華的人也會陷入平庸,袖手旁觀時代洪流滾滾而過 …… 人生的遺憾往往發生在最後一步,有時候只要再堅持一天甚至一個小時,就會時來運轉,進入到柳暗光明的另一個境界。“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遇上挫折時我們只會埋怨別人訂下的要求太高,卻不會檢討自己的能力未能及得上別人的標準。《論語》的本意就是要教育我們能從多方面檢討自我的不善,抱一種“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的積極心態,不斷吸收和消化知識,才可以走在別人的面前,帶領身邊的人一同進步。當我們都願意依照至聖先師的《論語》為人生的左右銘後,我們就能正式開始為自己的人生確立一條路,為自己命題。生命能否活得精彩就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沒有生命可以選擇生命,沒有生命可以拒絕生命,可以選擇的惟有生存的方式,可以拒絕的惟有生命的黯淡。至聖先師的每一席話都仿如一支顏色筆,多學習就給我們的人生塗上多一種色彩。 《孔子語錄》中那一條條的警世金句有讓人過目不忘的色彩,善良真誠,始終忠貞不渝的孔子給人留下了更深的印象。他的真、善、美,最終使他成為眾人心目中的真正的主角。 對!我要學習先師一樣使自己成為生活中的主角。一種純粹的真誠,一份無私博大的愛,一顆透明簡單的心,成就了至聖先師。 超越自我,其實就是追求真善美的歷程。生活真諦也正在于此。 於是,就在今天,我為自己命題,要成為像先師那樣高尚的人,保持一顆真誠與透明簡單的心靈;無論遇到何種困難與誘惑,都堅守「至聖先師」所教誨的警言去面對,相信我就能創造奇。 學習大智慧,為自己命題,在十七歲!
• 三等獎‧
《現實的灰牆》 – 我讀孔子有感 金海惜(濠江中學) 寧靜的黑暗裡 , 昂首仰望,寂寥的夜空,點綴著散落的星宿 。 風,輕舞吹拂 。 我坐在窗簷下,享受著那半點悽美 。 在凌散的燈光下,我開始執起手上的 << 論語 >> 細讀 。 << 論語 >> ?的確,我就是這種人,喜歡享受著生活,享受著一切美好的 。 而 << 論語 >> 帶給我的,不是枯燥的條文規範,不是一種束縛,而是一份對生命的領悟,一份對情的感受 。 在這夜,我用心感受,感受著孔子生命流脈的搏動 。 孔子,傳奇的一生,為國為民為家為人,他的名字,從不在中國歷史上有消逝的痕跡,他的思想,更一直長存在每一位中國人的心坎 。 然而,在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驀然回首,看到的,只剩下一些凌碎的瓦片,仁義,早已成了失去靈魂的軀殼 。 這刻,我放下了手上緊握的 << 論語 >> ,風,突然寒得刺骨,看著寂靜無聲的街角,一切,令我嗚咽干啃著喉嚨而語塞,拿起身旁的一杯卡布奇諾,緩緩地細嚐著,苦澀瞬時湧上 。 但令我感到苦澀的,不是咖啡,而是現實 。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 微小的真理能在文字中看到,而偉大的真理,就只有靠自己領悟 。 知識跟智慧不同之處,在於知識是死的,而智慧則是活的 。 知識能令人看懂一切,而智慧,則令人領悟一切 。 懂了仁,不一定能行仁,只有領悟仁,才能真正的成仁 。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了 。 孔子一生留給你的,是知識,還是智慧? 看著現實的灰牆,黑暗也好,醜陋也罷,因為令我介懷的,並不是現實,而是那熱熾的心 。 這時,我彷彿看到了黑夜過後的曙光,在遠方的彼岸,孩子的羽翼正在抵抗著現實的灰牆 。 我靜靜地想著,為何現實這樣的殘酷,卻令人沉醉 。 我再次拿起那杯卡布奇諾,喝了一口,仍然是那麼的苦,但,為何
• 三等獎‧
友‧心靈 —我讀孔子有感 陳榕榕(濠江中學) 朋友,是人生中決不可失的元素。常言道 : 「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的確,少了朋友,你的快樂無人分享,你的心事無人讀解,你的心靈仍需灌溉。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奇妙得很!有些人即使相識數十載,仍是陌生;有些人偶然相遇,就已經夠了。 也許,朋友間并不需時刻相伴,需要卻是心靈上的共鳴。孔子之傑出門徒曾子,最能領會孔子的思想,他說 :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一篇動人的文章,一位作者心靈相通的人,縱使兩人從不相識,但憑著文章中那份感覺、那份觸動,亦能如相識已久的朋友,亦能借此培養自己的心靈美。美,升了心靈的境界,使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艱難險阻,也願意去包容彼此的缺憾,因為,豐美的心靈給了我們力量。 可是,要擁有知心好友,又談何容易 ? 我們要想獲得,就必須先付出,而非守株待兔。雖然一分耕耘,未必會有一分收獲;但不耕耘,就一定沒有收獲!所以,當你在埋怨別人時,應先想想自己曾付出過多少關懷!一份真正的關懷,是不需要包裝,不需要計算的,只需用一顆赤子之心去包容、去體諒、去感受對方。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雖然看不見、聽不出、摸不著,但卻能感受得到!而這份情感,就是靠這一點一滴的關懷去累積,進而更加深了彼此的了解。要做到如此,更必須抱著「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種心態,才能達到心靈上的愛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更是交友不可缺的精神。一份正的關懷、一個寬容的心,足以促成兩人真誠的心靈結合!足以尋找心靈的綠洲!人與人心靈間的寂寞,是用心去相互補足,是用愛去突破,是用情去畫出彩虹。正如我國著名詩人徐志摩和林徽音,他們以文相識,以詩相通,更早已把自己的心靈交托給對方。他們的情感是靠彼此真誠的心靈結 合,并早已超出世俗之情!他們早已成為對方的精神伙伴!這就已告訴我們,真正的朋友,不單是彼此心靈的寄託,而且能超越時間與一切!縱使相隔天涯海角,亦猶如相伴在旁!真正的朋友,是嚮住神聖的心靈交往! 緩緩閉上眼睛,問問自己的感覺,是否已體悟了朋友在生命中的精義,是否已有了自己的領悟,是否 …… • 三等獎‧
生命的搏動 ─ 讀 << 孔子語錄 >> 有感 林麗婷(濠江中學)
生在動蕩的時代,目睹著戰亂中流離失所的人們,眼看各種君臣間肆意以天下作為籌碼的棋局,那一種亂,那一種愁,莫不使人困倦。平民百姓難以溫飽的怨恨,霸君貪臣不得天下的怨恨,許多許多,如枷鎖般緊鎖著人們的心靈。這也許是人類自身的矛盾吧,我不能為他們的執著評上對或錯,知足常樂,不知足者亦樂,而區別只在於我們怎樣看。每一個人的一生總是在尋求快樂,然而甚麼是樂?怎樣才樂?每個人的準則都不相同。“快樂”二字對某些人來說是深不可測的,尤其在追尋的過程中,兜兜轉轉,說不定反而會變成痛苦的根源。其實樂又是那樣的簡單,一頓粗茶淡飯就能使飢民感到無比欣慰。子曰:“不仁者不可以長處樂。”可見仁愛之心就是孔子快樂的源泉。 眼中的孔子,一生以學習和傳道為樂,所 傳 的乃是仁。“克己復禮”、“先難後獲”、“當仁不讓”、“殺身成仁” …… “仁”念彷彿是孔子那崇高的靈魂,生生不息,在歲月悠悠的長河中被人們呼吸著,是融合於人們心中的那一片藍。我們遺忘不了,孔子為實現“天下歸仁”所倡導的,所付出的,他那種鍥而不捨地為百姓作出貢獻的精神,似乎已經深深地埋在華夏兒女的心田上。在當時,面對著因烽火連天所造成的生靈塗炭,多少人感到前路茫茫,健壯的被調派充軍,從官的又大多放棄自己的追求,雖說有百家爭鳴的局面,然而能真正安民保天下,左右君王決策的有幾人?能捨己為民,不顧千里迢迢也要東奔西走,只為求阻止戰亂,百姓安?的又有幾人?孔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名符其實為民奔走的君子。 許多人都會在生活中定下自己的目標,這能激發人們上進,成為人們拼摶的原動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目標越遙遠,就越難?到。人們不禁疑惑,究竟是甚麼力量驅使孔子堅持下去?我不禁憶起,法布爾為觀察螞蟻,可以不分?夜地趴在地上;?爾文在情急之下,竟然把甲蟲放在口中保存;諾貝爾為研發炸葯,縱使傷痕累累也決心未抿;徐霞客九死一生仍勇往直前 …… 再想起童第周的一席話:“有了它,工作時遇到困難、挫折,才能頑強攻克,百折不回。”我猛然醒悟──是它,為我們築起通往目標的橋樑,遇到挫折時,能為我們吹嚮角號,激勵我們前進。在奮鬥的過程中不能決少的它,正是我們心中對人生熱熾的追求!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興趣讓我們品嚐到學習的趣味,體會到工作那意義深遠的境地。可不是嗎?有時面對著一堆厚厚的文件會感到納悶,卻熄滅不了手捧一本萬言小說的興致;肚子餓了,眼睛睏了,但也比不上完成心目中重大的工作計劃來得迫切。一顆懷抱熱誠的心,宛如生命中一道璀燦的光芒,吸引我們坐上夢想號列車,沿著思緒飛翔的軌跡向那光芒進發──不願意在空白的地方停留一分一秒。如果說生命剛開始時是一片單調的白,那麼列車的軌跡可給它烙下絢麗的曲線了。這一刻我感覺到孔子的一生是無悔的,他早在認知的旅途上找到失散的自己──一個懂得快樂生活的自己。 生命本來就是一段曲折的路,我們每每在路途上遺下一把沙子叫遺憾。遺憾是那些我們該緊握的卻錯過了,一旦鬆手就會漏掉的事物。當我們發現已走到路的另一端,身上竟然甚麼都沒帶上,回首時只能嘆一口氣,至於慨嘆的是甚麼,也沒有必要去追憶了。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在遺忘要珍惜的同時,光陰亦從我們身邊輕輕溜走。既然,那些兒時的夢想,心頭的抱負,又從何實現?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時間是我們無法孤意一擲的賭注,懂得把握時間去追尋理想的人,才是真正享受著自己的生命。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一步品味生活的樂,放低命運給于生命的遺憾。 當我們站在同一塊土地上,仰望著同一輪月光,總有著不同的想法。唯一相同的是,我們同樣感到生命的脆弱,那恐怕只是歷史中飄渺的一點星塵吧。然而歲月是擁有記憶的,像孔子的靈魂,從不會因為死亡而失去光輝,在日月的譜寫下,編譯成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我們世世代代的延續下去。究竟孔子的一生告訴我們甚麼?或許當中蘊含了太多的人生哲理,我們無法一一解讀,也因為如此,在他的身上,我們逐漸學會領悟,解開人生一連串的密碼──這些都是我們生命的摶動,一次又一次美麗的意外。來吧,追夢者,讓我們為理想而燃燒,為生命而高歌!
• 三等獎‧
為追夢的翅膀添上色彩 -讀《孔子語錄》有感 胡艷君(濠江中學) 學習是一池清澈的泉水,把我們黑暗的心靈洗滌;學習是一盞明亮的導明燈,讓我們不會在海洋裡迷失方向。然而,在追夢的道路上,我們會不知不覺地被燈紅酒綠的大千世界所迷們,放棄尋找璀璨的光輝,墮落在黑暗的萬丈深淵。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當心中的繩子被解開的時候,我們將會發現學習原來是如此的美好。 孔子所謂的“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指的是人們喪失發奮學習的心,每當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懂得努力進取,沒有拼搏精神。難道我們真的要放棄理想的帆船嗎?為什麼人們不曾想過:就算學習的道路佈滿荊棘,我們也要從逆境中走過來嗎?或許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曾經遇到暴風雨,或許我們正站在崎嶇陡峭的山崖上,危如累卵,千萬不要害怕,但請大家相信自己,那怕我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也不要被別人鄙視。林肯曾經說過:“我成功過,我失敗過,但我從未想過放棄。”把握自己的力量吧!去面對,去拼搏,去努力,終能看到暴風雨過後的一束曙光。 雖然我們不是孔子心目中的佼佼者,但是,儘管我們學習上曾遭到失敗和挫折,儘管飛翔的翅膀曾經斷裂,我們都要抱堅定的志向,不輕言失敗,矢志不移。我們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席話嗎?“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多麼發人深省的一席話呀!我們不是生來就擁有知識,而是奮發直追,不懈進取,虛心求教。如果一個不願吃苦,卻想擁有知識的人,無論怎樣都無法使自己發光、發熱,最終只會一敗塗地。朋友,難道成功就近在咫尺嗎? 學習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像孔子那樣敏捷勤奮地去追求知識,要像 匡衡 “鑿壁偷光”,蘇秦 “ 引錐自剌其股”的決心,他們的勤學苦練,刻苦奮鬥,不就是綻放了無數的永恆光輝嗎?讓我們以“求之者”的精神,展翅高飛吧,讓我們以“萬世師表”為榜樣,朝正確的目標腳踏實地地前進吧。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要放棄,要堅苦卓絕,因為任何人都能創造輝煌,創造奇蹟,創造未來。 學習的翅膀不能牢牢地困在籠子裡,我們要展開學習的翅膀,在廣闊的天空裡飛翔,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聰明之人,絕不會只滿足於狹隘的知識,我們應該要博聞強記,增廣見聞,只有知識廣博者才可揚起風帆,永不迷失方向;只有勇於追求知識的人才可在廣闊的天空中盡情地翱翔。 孔子那無懼風雨的學習精神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裡,他那努力上進的形象成了我心中永不磨滅的印記,我為學習而感到歡欣鼓舞,我更為孔子精神而喝采,朋友,醒悟吧!為自己的夢想而展翅騰飛吧,讓我們一起飛向學習的頂,飛向自己的夢想天堂。
|